建議作法

每天滑手機、看臉書IG,偶爾會帶一則課程廣告。你也發現到了嗎?

專業講師生活老師,線上開課風氣持續熱絡。 你未必想過當youtuber,但是你可能會想在課程平台開一堂「線上課程」,2021年進入開課的高峰期,開啟人人是講師的的時代。 當你發現一項專業是你擅長,卻已經有人開了一堂線上課程,在越來越競爭的市場,失去搶占市場先機,素人想要開課還能做什麼?
長期擔任公開課程講師的幕後推手,加上我的斜槓就是擔任斜槓商業模式的講師,斜槓班的同學有九成是上班族,大部分都打算透過知識來發展斜槓,對於當講師特別有興趣,也常常被詢問相關的問題。 公開課程講師 vs 學校老師 vs 企業內訓講師,三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!
整理我的經驗與觀察,提供建議給對公開課程有興趣的素人講師。

 

首先,開課不是人生解鎖的目標,而是過程
拿開課作為人生目標,會餓死!
準備跨入這個領域,希望你先做好心理建設。 檯面上熱門的課程,看似打造好個人品牌就能推課程,實質上大部分都有團隊在經營跟推廣,或是長期經營自媒體所累積下來的個人資產,再藉由課程來變現。

既然會餓死,還要懷抱希望嗎?
用正確的心態來說,可以將開課做為長期投資自己來看待!準備開課有許多功夫與前置準備,每一位經歷過的講師都會哇哇叫,但是解鎖人生成就的感覺都很爽! 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梳理一輪過後,就像是電腦「硬碟重組」後,效能跟速度都會有感提升,還能發現自己更多的發展潛能。
透過準備課程,更能提早開始有目標的經營個人品牌,無論未來是否繼續在教學領域發展,在社群網路世界當中,已經為自己奪下一個專業的位置,甚至也是為自己未來持續銷售專業在鋪路!

不過,這一篇文章是想要分享更多你如何站穩教學的位置,還能創造收入。

 

第二,先釐清開課是講「經驗」,還是教「方法」
線上課程琳瑯滿目,可以訂閱吃到飽,或是單門課程的價格從百元起跳,更可以高達萬元的水準,這當中的差別在哪裡是授課時間嗎? 還是講師名氣呢?
講師的品牌名氣絕對影響價格,但是本質還是課程內容,究竟是傳授「經驗」還是教導「方法」,最好是兩者都具備,甚至還是可以快速學會的獨門絕技!

如何買房? 這類型的課程就很容易聯想是教導「方法」,為了達成一件事而設計的課程。
不過,我的經驗當中,接觸剛剛跨入教學領域的大大們,首次提案的課程內容會像是「經驗百科全書」,將人生發展歷程所有的技能都列舉出來,只有在「關聯性」方面做篩選,保留跟主題有關聯的技能,做為課程設計大綱。
上述類型的課程大綱,適合網紅或名人。如果是素人就適合縮小範圍,只要「為了達成一件事」來設計內容,以教導「方法」做為課程目標

 

第三,要鎖定獨特族群,而不是追隨熱門主題
提升職場技能的課程都很熱門,例如:「簡報技巧」課程。
因為有市場,衍生課程也陸續推出,例如:用PPT製作動畫影片、簡報設計、數據圖像化等。 提供高超的PowerPoint運用技巧的學習,究竟解決上班族什麼問題? 會議上秀出華麗動畫效果的簡報,萬一缺乏洞見與解決方案,更容易招來罵聲與批評。 衍生課程勢必是為了獨特族群而設計!

延伸討論,如何找到獨特族群?
如果做簡報是要讓「提案」可以順利過關,強化提案技巧反而是上班族的核心需求,再針對上班族的痛點來細切還沒被滿足的課程需求,例如:口頭提案技巧、接案提案技巧等,從市場主流課程來發展還沒被滿足的學習需求,搭配自己的職場成功經驗,就能找出屬於自己的課程主題。

 

第四,要榨出你最拿手的絕活
目前正是線上課程潮流上,想要一戰成名,最好的方式是拿出你的拿手絕活!
拿手絕活,就是最常被讚賞、最常被依賴的那項專業技術,更是自己行走江湖的獨門招式! 萬一還沒有,先別急著開課啊!

衡量一堂成功的課程,就看三個指標:
快:是否能快速學會
狠:是否有滿滿的乾貨
準:是否切中最深層的痛點

搭配「為了達成一件事」來設計課程內容,就有機會規劃出一堂爆款的課程!

別擔心揭露自己的拿手絕活,未來如何繼續行走江湖。 教育培訓產業流傳一句話:「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情,其一是把對方的錢,放到自己的口袋;其二是把自己腦袋的知識,放到對方的腦袋。」 學習除了考驗講師的教學技術,也考驗學員的吸收程度。 既使可以100%複製仿效講師的知識,但是絕對無法超越講師累積的專業經驗與人生歷練。

所以,不要吝嗇榨出自己最拿手的絕活,當作課程設計的主軸!

 

最後,開課還是需要團隊支援,可以事半功倍
做課程是一回事,變成收入又是另外一回事!

想要可以事半功倍,你需要考量的三大因素:準備時間、上架平台、行銷推廣

準備時間主要關乎「課程優化」,實測一堂「素人講師」的課程產出,從洽談、規劃、備課、拍攝、修改、上架、行銷,有團隊分工進行,花費時間至少需要近四個月,甚至可以更久。 最耗時間的都是前端的規劃與備課,原因是團隊需要花多一些時間與素人講師溝通,優化課程內容與聚焦學習目標的設計,打磨出一堂有市場性的課程,絕對需要做足準備功課,這個過程足以燃燒多顆腦袋與挑燈夜戰!

上架平台主要關乎「流量池屬性」,若是選擇最大的平台,不見得適合自己。 最大平台對網紅與名人最有利,80/20法則的關係,除了流量自然會倒向名人之外,平台的行銷資源分配亦是如此。素人講師還是要從自己的粉絲流量做導購。除了名人瓜分資源之外,還要考慮平台經營的族群,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標受眾設定。

行銷推廣主要關乎「擴散與時效」,若只做同溫層粉絲,只需要定期開實體課程就好。想要同時兼具擴散與時效的行銷效果,需要直效性強的廣告,還要搭配有含金量的社群內容經營,才有機會達成效果,即使有團隊也未必能呈現好的成績,若是單兵作戰的難度會更高。 畢竟行銷又是另外一個課題了。

開課程盡量找到專職又契合的團隊,可以幫助自己在開創初期更順利,減少摸索的時間,讓素人養成的初期階段,先打好基礎,贏在起跑點!

 

如果你對於如何成為講師有興趣,我們舉辦『素人講師養成術』講座分享更多內容
講座資訊
 https://bit.ly/2OMhwuz 

素人養成術 用知識發展斜槓收入.jpg

arrow
arrow

    Ray (曾映瑞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